第八届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工业互联网领域赛暨第四届“北京·景贤杯”创新创业大赛工业互联网与智慧城市赛道复赛即将开赛
1月3日,第八届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工业互联网领域赛暨第四届“北京·景贤杯”创新创业大赛工业互联网与智慧城市赛道复赛即将开赛!经预赛选拔,15个优质项目将进行公开路演,现公布晋级名单及相关信息,敬请持续关注!
一、大赛时间
2025年1月3日(周五)9:00-12:00
二、大赛组织
(一)主办单位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二)承办单位
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
中关村前沿科技与产业服务联盟
中共北京市石景山区委组织部
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石景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启迪之星(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三、参赛项目介绍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 工业物联网时序数据库 IoTDB
项目团队研发的 IoTDB 是一款低成本、高可用的物联网原生时序数据库,采用端边云协同的轻量化结构,支持一体化的物联网时序数据收集、存储、管理与分析,具有多协议兼容、超高压缩比、高通量读写、工业级稳定、极简运维等特点。
2. 面向高端装备领域的蜂巢工业互联网管理平台及示范应用
项目运用国产化研发技术、工业数据采集技术、云端与移动端互联应用和微服务平台化关键技术,打造国产自主可控操作系统架构,建设以数据为驱动的一体化数智化工厂平台系统,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的目标。项目成功推行将解决装备制造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生产管理不规范、数据孤岛林立、生产效率低三大共性问题,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3. 全品类天然橡胶智能采收装备与系统提供商
项目突破天然橡胶行业技术难题,北京理工大学技术成果转化,自研军用级野外无星导航系统,破解丘陵地形智能农机导航难题,实现天然橡胶林下自主导航定位,机器人野外定位误差小于±3厘米,研制自适应智能力学感应技术,实现精准割胶、高效防伤、产量稳定,产量是市面已有一树一机产品的150%,其中电动割胶刀产品已顺利出海,累计销售超过1.5万套,并签订南美洲总代理。
4. 新一代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工业软件——颠覆性的工业模拟仿真消费级超级计算
项目团队自2008年开始研发新一代计算流体力学算法(局部重构类算法方向),历经16年持续开发,完成了从实验室科学研究到多项国际顶级工业应用的完整流程,实现了共五代算法及产品的迭代,取得了全方位的技术突破,并且被诸多实际算例验证。本团队独有算法的主要特点是大规模多尺度工业问题的无简化直接求解,本算法的计算量随复杂度上升线性增长,而传统算法及其他新型算法均呈快速非线性增长趋势;另一方面,本算法可以在保持高准确度高精度模拟的要求下控制计算成本。
5. 有线融合通信SOC芯片产业化
项目团队专注于有线通信技术研发近15年,拥有一支朝气蓬勃技术全面的团队,由多位博士、硕士组成,核心研发人员具备10到20年的通信和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专业经验,都曾在美中两地知名集成电路企业任职,有多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公司目前拥有发明专利9项,集成电路布图登记1项,在申请中的发明专利5项,集成电路布图登记3项。针对传感网、控制网、数据网领域的特点,项目团队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有线融合智能网络SOC芯片产品。该芯片使用两芯电缆为通信传输介质,兼容主流有线通信技术,以太网及实时以太网技术。依据不同场景应用,项目团队规划了速率1Mbps-1Gbps通信距离70米-10千米多款芯片产品。
6. 面向工业质检场景的新一代AI视觉检测软硬一体化平台解决方案
项目致力于将全球领先的AI技术赋能工业质检领域,在业内真正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至工业检测全流程,凭借全自研且行业独创的通用工业视觉大模型,可快速实现产品系列的研发及拓展。项目聚焦于多技术维度的开拓创新,在光学、机器视觉、运动控制、智能决策及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算法突破。项目产品矩阵覆盖行业质检专机智能光学、智能模组以及工业云平台等多个业务方向,为客户提供丰富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7.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循环包装可视化供应链云平台
项目专注于打造能实现实时、全流程循环包装无人化智能管理的解决方案,项目研发的智能模组货安达,实现超低功耗、长周期、小时级、全自动多维数据采集,能够适配多种物流载具;物联网云平台可实时、闭环可视化调度管理,实现全网智能回调及风险监测。项目依靠海量物流物联数据采集,打通物流场景全链条,降低物流成本,低成本的产生物联网数据支持企业供应链管理和柔性生产,赋能各环节企业。
8. 系统级智能物联分布式测控技术及解决方案
项目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思维,建立一个分布式的能源管理系统,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项目的核心部件是源网荷储分布式测控节点。这些节点将分布在电力系统的各个关键位置,包括发电厂、变电站、配电网和用户侧。节点将配备先进的传感器和测控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状态、负荷需求和能源生产情况。这些节点将通过网络连接到智能大脑。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节点收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优化决策。它能够预测电力需求、优化能源分配、监测系统健康状况,并提供智能化的能源管理建议。
9. 新一代智能设计工业软件-OptFuture
项目是国内自主研发新一代智能设计拓扑优化软件、超材料产品的高科技公司,并面向工程应用中轻质化、减振降噪、隔热散热、超材料/点阵结构的最优方案提供商。项目自主研发了集成设计-仿真-制造的一体化智能设计OptFuture SaaS平台,具有完整的前处理功能(CAD引擎、空间网格、材料库)、求解器(静力学/动力学/热学/声学等CAE物理场模块)、优化模块(多目标、多工况、多尺度、多材料等优化模型和智能算法)和丰富强大的后处理模块(支持3D打印过程仿真、辅助支撑、切片等功能),当前软件的功能模块、理论算法、计算精度和效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已成功应用于导弹、商业火箭、C919大飞机等行业案例中,可实现CAX工业软件国产化替代。
10. 灵眸智云-基于垂类大模型工业设备“超级医生”
项目是国内在工业领域实施的垂类大模型,以分布式计算集群为基础设施,结合工业生产和产品质量数据的长期积累,构建工业垂类大模型。项目基于完整的生产数据与质量数据闭环,建设“灵智”AI智能专家顾问,助力企业加快形成新产品、新服务。可以有效解决大语言模型在工业运维领域面临的挑战。知识图谱提供了专业领域知识和结构化信息,使大语言模型的推理更加可信和可解释,同时通过约束机制提高内容生成的准确性。大语言模型则通过其强大的语义理解和生成能力,提升知识图谱的构建和更新效率,两者的结合将大幅度提升模型在工业运维领域的应用效果和可靠性。
11. 电磁驱动聚变装备及系统开发
核聚变是未来能源的终极形态,颠覆性技术。电磁驱动聚变装置是“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验证世界首次系统级惯性约束聚变点火。项目将对此聚变路线进行商业化,设计开发世界第一台最高功率、最长寿命的商用脉冲驱动装置,并开发其同步控制系统,能够显著产生聚变高增益。该装备是超大规模脉冲功率系统,在物理、技术和工程上都接近脉冲功率技术极限,包括数十MJ量级超大规模储能和高可靠性重复频率长寿命功率源、数十万量级开关的同步触发控制和状态监测技术、数百TW量级的超高功率能量传输技术、数十路MA量级大电流装置同步汇流技术等。目前整体聚变驱动装置设计完成,节点性实验通过,正在进行核心技术攻关及装备的工程建设。
12. 高级轴承动力学分析软件
软件内容包含:国内独一份数、润滑条件和工况条件分析;轴承动力学时间历程结果、振动/运动动画、润滑接触结果输出;轴承拟静力学/拟动力学计算分析;轴承完全动力学计算分析;滚动体/套圈的接触、摩擦和润滑计算分析;滚动体/保持架兜孔的接触、摩擦和润滑计算分析;保持架/套圈接触、摩擦和润滑的计算分析;轴承疲劳寿命计算、静动刚度计算;轴承热分析、功率损失和摩擦力矩计算;轴承制造误差、元件尺寸公差和装配关系的影响分析聚合物保持架、薄壁柔性套圈的柔性化建模及计算;多类型稳定收敛型求解器。
13. 5G综合能源数字孪生群项目
项目围绕复杂条件下能源稳定供给和保障探索中国西北煤油混合地质环境下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加工,以及电力热力行业的提质、增效、节能、降耗实际需求和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求,研究数字孪生L4级中的数据、交互、仿真、预测方法,以及融合行业细分知识和专家经验的生产仿真、设备维护和安全应急的核心垂直模型(L2),实现能源行业广域分布式跨媒体混合智能感知、多智能体自主集群控制和L4级数字孪生在新能源行业的深度应用。
14. 全栈式多模态工业安全生产管理平台
项目旨在解决电动机设备故障检测和维护的问题。它基于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如5G低延时通信、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检测和自动化流程,提供专业的故障检测报告服务。通过采用非侵入式的检测方式,项目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对设备的干扰和损坏风险。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电动机数据,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进行智能化的分析和检测,项目能够实现实时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智能化监控和预测性维护,以提供准确、高效的故障检测报告服务。
15. 能源水利数字孪生PaaS平台
项目基于院士团队40余年积累下来的水利、发电电网、石油石化等行业仿真机理模型库,面向能源行业、数字孪生服务商、信息集成商等业主,掌握核心技术并打造能源水利数字孪生PaaS平台,提供能源数字孪生应用建设全要素、全流程、全能力的工具服务与生态体系,提升能源水利数字孪生应用建设效率,大幅降低能源领域数字孪生开发成本。项目可实现多类型动态仿真算法实现全真级、多尺度、多物理场动态仿真,并通过云端像素流渲染与多终端推流适配,极大提升数字孪生三维仿真交互体验的同时,降低数字化升级硬件成本并与业务痛点深度融合。项目通过数字孪生工具链产品的应用建设能力,为能源与水利终端客户、集成商定制化交付数字孪生一体化生产运行平台,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
四、直播通道
前沿大赛视频号
关于前沿大赛
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旨在密切跟踪前沿科技发展趋势,按照“全球邀约、自由探索、公开路演”的方式,遴选拥有国际领先前沿技术的企业和团队,打造高水平前沿科技展示交流平台。大赛自从2017年至今已成功举办7届,吸引海内外15000多个企业和团队报名,其中19家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61家成长为全球独角兽企业,79家成长为潜在独角兽企业,219家企业获得8亿多元政府资金支持并带动社会融资超1500亿元。作为中关村论坛的赛事板块,前沿大赛已发展成为对外交流的高水平国际前沿科技竞技平台。
关于中关村论坛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是我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论坛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等组织机构支持举办。中关村论坛年会主要包含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五大板块,在年会期外,举办贯穿全年的常态化系列活动,高位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